钉钉、企微、飞书三强争霸,江湖之争,谁会胜出?

2023-02-23 02:18:09 世华


【资料图】

2023对企业家意味着什么? 怎么做才有更好的未来? 请点击观看视频 成为第一的终极战略…… 关注东方战略管理专家“姜岚昕”获取更多精彩价值内容 以钉钉、企业微信和飞书为首的移动办公App,以及它们背后站着的阿里、腾讯和字节三家大厂,正对企业客户展开激烈争夺。 调研机构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11月,协同办公App月活用户数集体达到近两年的峰值,其中钉钉月活用户数2.5亿,企业微信为1.1亿,而飞书则是930万。 激烈的竞争背后,是三大协同办公软件共同面临的商业化难题。

钉钉的关键词:管理

钉钉,是阿里巴巴集团打造的一个企业级协同办公和应用开发平台,帮助数千万企业降低沟通、协同、管理成本,提升办公效率,实现组织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,帮助未来组织释放数字生产力。

提供专注、高效、安全的即时通讯解决方案‍

提供为企业量身定制的免费OA办公系统。

提供学校、教育机构等在线上课的全套解决方案,停课不停学。

钉钉适合中心化组织,自上而下管理,强执行团队(如大规模的销售/服务团队),是对与很多传统的中小企业——也是阿里的基本盘,老板很重要。

企微的关键词:连接

企业微信最初的诞生,就是为了对标钉钉。是腾讯微信团队为企业打造的企业通讯与办公工具。与微信一致的沟通体验,全方位连接微信,助力企业高效沟通与管理。

熟悉的沟通体验,和同事一起高效聊工作。 全方位连接微信。 集成多款效率工具和办公应用。 2016年4月,企业微信1.0版本正式诞生。作为办公软件,用于企业内部沟通交流,包含已读回执、一键休眠、审批报表等功能,来提升办公效率。之后,钉钉和企业微信就对上了,在抢夺市场上互不相让。沟通链接是腾讯的基本盘。

钉钉和企业微信正“打”得热闹,飞书字节旗下的飞书向市场发起进攻,打破僵局,开启了双雄争霸的局面。

飞书的关键词:协同

飞书,定义先进团队的工作方式。一站式无缝办公协作,团队上下对齐目标,全面激活组织和个人。 定义下一代工作方式。高效开会用“飞阅会”,全员协作用飞书文档,目标落地用飞书OKR。 一站式无缝协作体验。飞书“无缝打通”即时沟通、视频会议、日历、云文档、 OKR等强大功能与开放应用,彻底告别零散的多套系统和割裂的协作体验! 愉悦是一种生产力。文档点赞,让创作者被认可。表情回复,让鼓励无处不在百变个人状态,自定义导航栏顺序。 飞书真正开始威胁到钉钉、企业微信的地位,是2020年。飞书宣布向全国所有企业和组织免费开放,既不限规模,也不限使用时长。 作为后起之秀,为了尽快在市场站稳脚跟,从一开始就和钉钉、企业微信在战略上错位布局。 钉钉和企业微信更看重中小企业,飞书就主打中大型客户市场。前者强调管理和连接,后者就突出使用体验和工具属性。重视算法优化、押注产品力的飞书,其应用逻辑天然就适应以互联网公司为主的大公司,飞书在赌,未来大型协作办公市场会成为主流,而在算法界,字节向来说一不二。

打得激烈,钱没挣着

不管是钉钉、企业微信还是飞书,很长一段时间内,都声称短时间不考虑产品商业化问题,走的是长期路线,要把目光放长远。但钱烧多了,资金缺口就填不上了。眼瞧着大话说不下去,去年三巨头近乎默契地接连宣布:收费!

这些年,钉钉、企业微信和飞书彼此间为了抢夺市场,都纷纷采取“免费使用”的手段,促进用户增长。然而,疫情的来临让事情发生转变,居家办公需求的大幅增加,这波“天降用户”超出所有人的预期。 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,疫情前钉钉花了将近3年时间才实现用户数量破亿,而在2019年底上线的腾讯会议,到2022年第一季度,注册用户数达到3亿,月活用户数突破1亿。 经历过用户快速增长后,如何加快实现商业化变现,成为钉钉、企业微信和飞书共同思考的核心命题。去年3月开始,钉钉在免费版的基础上,分别针对中小企业、中大企业、超大企业,推出专业版(每年9800元)、专属版(每年10万元起)、专有版(每年100万元起)。 企业微信接入了腾讯会议、腾讯文档和视频号,其中,腾讯会议针对个人会员的收费为30元/月,对企业用户推出了4788元/年起的商业版和需要具体询价的企业版。 飞书OKR企业版的收费标准是一年420元/人。但作为三巨头里体量相对最小的,飞书在另外两位加速商业化的时候,没有放弃对用户的扩展。目前,飞书People标准版将面向中小企业免费开放,并为百人以下企业免费提供飞书OKR标准版,用来吸引一部分客户迁移。 收费,也成了三家必然的选择。

狭路相逢,胜者难当

国内B端市场的蛋糕有多大?根据工信部提供的数据,截止2021年,全国企业数量达4842万户。而《2021中国SaaS调查报告》显示,2021年我国办公软件付费率不足15%,而欧美市场办公软件付费率已经超过了70%。因此,本质上,还是国内的To B服务没有形成良好的付费习惯。因此,在收费的初始阶段,协同办公软件必然会经历用户流失的阵痛。

而培养B端付费习惯又是个长周期的过程,一边是持续燃烧的成本,另一边是并不明朗的付费前景,即便钉钉、企业微信和飞书背靠实力雄厚的大厂,留给它们的时间也不多了。 此外,现阶段,协同办公软件并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护城河。尽管钉钉、企业微信和飞书对自身的定位各有侧重,但对一家企业而言,三款应用的主要用途无非是考勤打卡、在线会议以及文档协同等常用领域,很难说哪款软件有突出优势。 当下,国内的协同办公市场还处于发展期,应用场景和服务规模仍在不断增长。在抢夺客户的同时,又巧妙地实现商业化,成了钉钉、企业微信、飞书的共同考题。

上一篇 : 天天热文:招金矿业(01818.HK)完成发行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
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
x

相关推荐

精彩推送